中老年人数据鸿沟加深 科技企业身体力行弥合鸿沟

2024.11.28 ...

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、日新月异的数字经济时代,我们的生活正经历着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应用的深刻变革。从便捷的移动支付、丰富多彩的网络购物,到灵活的在线教育、高效的远程办公,数字经济的洪流已席卷世界每一个角落,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,并显著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。然而,在这股繁荣浪潮之下,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悄然浮现——那便是日益凸显的数字鸿沟。

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的第54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2024年6月,我国非网民(指过去半年未使用过互联网)规模为3.1亿。从年龄来看,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,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62%。


尽管当前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"村村通宽带",4G/5G也已覆盖到乡镇,但是农村老年群体联网、上网、用网的需求尚未激发,导致农村非网民也要比城市多。

使用技能缺乏、文化程度限制、设备不足和年龄因素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。因为 “不懂电脑/网络”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49.0%;因为“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”而 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27.6%;因为“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”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19.0%;因为“年龄太大/太小”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 15.3%。可以看出来,使用技能缺乏、文化程度限制、设备不足和年龄因素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。

图片来源:第54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


南都大数据研究院、南开大学老龄社会治理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发布的《城乡老年数字素养差异调研报告》显示,近三成受访乡村老人"怕"使用智能手机,不敢使用的三大理由分别是"怕麻烦别人" "怕被骗""怕不安全"。近四成受访乡村老人表示,只会使用三个手机功能,不会使用十个以上手机功能的乡村老年人仅有22.77%;超四成受访乡村老人还不会用手机支付,66%乡村老人更愿意使用现金支付。


可以说,“数字化最主要的特点是‘快’,而老龄化加剧体现的特点是‘慢’。


图片来源:新华社


我店平台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网络科技平台公司,也注意到了数字化与老龄化的激烈碰撞与巨大潜力。

根据数据分析,主要用户群体年龄主要集中于30至50岁以上,这一年龄段占比显著,高达89.8%  ,其中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达38.91 % ,处于“数字化”与“老龄化”的交汇点。

为了促进中老年群体全面融入数字生活,我店科技积极寻求解决方案,采取了一种兼顾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的“双轨并行”策略。这一策略旨在确保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的多元化场景中,既能保留对传统服务方式的熟悉与依赖,又能接触到更加周全、贴心且直接的新型智能化服务。

我们实施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,为中老年客户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温馨的服务举措:一方面,我们广泛布局线下服务中心,定期举办详尽的说明会;另一方面,我们充分利用线上渠道,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。

不仅如此,我店科技拥有庞大且专业的市场团队,大家以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的服务,向中老年用户深入解析我店科技的运营模式,致力于将数字生活的便利与乐趣广泛传播给这一消费群体,使中老年群体也能轻松驾驭数字化浪潮,享受其带来的种种益处。

总体而言,科技企业需深入探究数字化时代中老年人所面临的数字隔阂问题,并主动采取行动,助力老年人顺利融入数字世界,让他们能够充分体验并享受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。

官网banner图.jpg